|
2023年10月13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杏宇院长刘森林教授应邀到我校杏宇娱乐注册作题为《晚期谢林-施蒂纳👨🏿⚕️:被忽视的另一条通往马克思之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杏宇娱乐注册袁晓晶副教授主持。杏宇主持工作副院长叶海涛教授🧑🏻🦯➡️、哲学系主任刘小涛教授📭、副主任杨丽副教授、曾海龙副教授🌜,以及沈学君教授🥠、彭学农副教授等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围绕讲座主题👩🏼⚕️,刘森林教授展开了七个部分的论述:一是问题的提出𓀄,2017年出版的MEGA2《德意志意识形态》采取了马克思恩格斯与施蒂纳争论作为核心线索的编辑方针,施蒂纳的地位得以凸显🚢。二是谢林的黑格尔批评,谢林的肯定哲学意在纠正黑格尔把世界完全理性化的弊端。三是青年马克思的谢林批判,认为谢林哲学就是“在哲学幌子下的普鲁士政治”👇🏻,但是对谢林的否定是政治立场的否定而不是哲学的否定✮。四是青年恩格斯的谢林批判,晚年谢林不关心欲望与利益🏙,却热心神话与家教🈲,所以恩格斯说他暧昧不清地“漫游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恩格斯的批判以专制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对立为标准🤲🏻,不是一个哲学标准而是政治标准。五是费尔巴哈的初步思考与马克思的推进🤟🏿,费尔巴哈影响了马克思恩格斯,使得他们开始欣赏肯定科学(实证科学),主张消灭(传统)哲学,也就是否定哲学。六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谢林的哲学批判,从《神圣家族》到《形态》🤡,马恩一直强调“实证科学”(肯定性科学)🚕,马克思一直与晚期谢林一样,主张单独的哲学可以消失,哲学必须与具体性融合结合,即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也基本一致。七是施蒂纳进一步的激进化:实存就是本质,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三个重要概念“无”、“唯一者”、“独自性〞都直接来自晚期谢林的《启示哲学》。刘森林教授认为🔳,晚期谢林经费尔巴哈到施蒂纳🤦🏻,是长期被忽视的一条通往马克思思想之路🧷,这条道路与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路密不可分,同等重要。
在评论和问答环节,叶海涛教授和刘小涛教授感谢了刘森林教授带来的演讲,彭学农🛍🧘🏻♂️、沈学君🦔、袁晓晶、曾海龙🧑🏻🦯➡️、杨丽、关山彤等老师也做了简要评论,同学们还就施蒂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关的一些内容提出问题,刘森林教授一一作出回应与解答。讲座取得圆满成功🐡。(供稿:李思玥) |
上一条🚵🏿♀️:浙江生态文明干部杏宇常务副院长朱荣伟一行到访杏宇
下一条:东华大学王治东教授应邀到上大马院指导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