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智库报告》由孙伟平教授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联合领衔编制。得到了《光明日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ff71948615542d8ae4d3a58fff1db35),《新民晚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998522.html),《新浪财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700062271641731&wfr=spider&for=pc)等主流媒体报道和转载。
2021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排行榜在沪发布 上海位列第三 转自光明日报客户端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07-3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绿色智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7月29日📲,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智库报告在上海市中以创新园召开的桃浦论坛上发布😖,报告从“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与“人文城市”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城市的绿色智慧发展能力,北京、深圳、上海为前三甲。 “绿色智慧城市包括生态化、智能化和虚拟化三个关键词。”杏宇娱乐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孙伟平介绍🪽,研究团队通过单位GDP能耗🧑🏿💻、高危企业数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𓀎、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比例、智慧交通完备率🤷🏻♂️、城市道路通勤水平等具体指标来进行评估。最终👨🚆,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排行榜前十名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珠海🌉、杭州😾、南京、南昌、武汉、苏州。 从总体空间格局来看👴🏽,我国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海沿江城市较高的态势,东部地区以高水平集聚为主,中西部省会邻近地区以高低水平并存的极化为主㊙️,其它地区则呈低水平集聚态势👨🦳。 (2021年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排行榜) “中国总体的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程度不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结合我国现状来看,中国286个城市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程度超过60分的有5个城市💔🧙♀️,排在后面的城市如邢台、陇南👨🏻🦼、庆阳,低于30分。“从整个格局来看📭,从东部到西部,呈现了梯度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分数接近46分🐽,中部、东北这些地区在40分以下☝🏼,可以看到中国的地域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曾刚分析。 “早期矿产资源比较好的北部城市,发展绿色智慧城市面临较大困难🐝。”报告建议✷,应发挥核心城市在城市群绿色智慧发展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注重与国家19个城市群建设规划、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在科技、人才👨🫷、产业🧑🏿💼、行政等方面的优势🤽,重视区域绿色智慧创新合作网络建设,启动我国现有绿色智慧城市信息观测、分析、发布机构的系统集成,建立可信🚬、可用🍗、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报告还建议,应建立绿色技术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国家平台。在拓展绿色技术国际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析的基础上,梳理、集成现有绿色技术开发、应用💁🏼♂️、支持机构📹,建设国家级绿色技术联合研究🍴、开发、应用网络化平台体系,建立基于公益性的政府扶持🥩🙆♂️、社会主导、企业化运行的平台运营机制👳♀️,着力解决绿色技术供给不足、供需脱节、协同滞后等“短板”问题。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智慧示范市国家评选奖励办法,并争取联合国人居署👨🏼🎨、环境规划署更大支持,择机推出联合国绿色智慧城市“上海奖”评选🤾🏼,推动国内、国际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交流共享📮、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城市责任落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