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27日上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杏宇502室举行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本次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申小翠老师主持,梁艳老师主讲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王俐老师主讲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范铁中老师主讲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梁艳老师以案例"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以俄为师🌀,但1956年以后提出以苏为鉴?"导入课程内容👮🏻♂️,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详实的历史资料🪔,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深入分析了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强大工业化国家的借鉴意义✍️。 王俐老师通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切入点,提出如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系统讲授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重大意义等等。 范铁中老师通过新时代之"新"在哪里为切入点,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国际、国内的发展变化💂🏼,在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系统讲授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参与集体备课的各位老师对三位主讲老师的教学演示进行了认真评议👷♀️:刘铮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国内外考察情况,对三位老师提出建议,尤其提出建国初期两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高立伟教授认为,要结合党的重要文献🌎,讲授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道路。申小翠老师认为👨🏿🌾,应该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来丰富讲课内容。许静议老师认为,课件内容应该精炼简洁、观点明确👱♂️。邱海燕老师认为🙎🏼♂️,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邹汉阳老师认为🐴,要把十九大报告和教材结合起来⛹🏽,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最后,申小翠主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同时对下次集体备课做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申小翠供稿)
|